近年来,文山州丘北县积极探索推行能人带动型、服务创收型、物业租赁型、资产经营型等灵活多样的发展方式,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。 整合土地流转,开展“规模化”经营。把土地作为股份,引导农业企业、工商企业、科技人员、专业大户等各类组织、个人参与土地流转,实现土地经营管理规模化。盘活农村土地存量,村集体围绕当地特色产业,通过自主经营或联合企业、合作社、农户参股,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基地,再以“反租倒包”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。 培育经济组织,提升“组织化”程度。成立村级便民服务公司、农业投资公司、农民合作社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,通过自主经营、服务创收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。采取“配送企业+合作社+档卡户+学校”的运作方式、签订收购协议和订单供应合同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。建立线上消费扶贫商城和线下扶贫超市,根据需求为扶贫超市、定点帮扶单位代购当地农特产品,收取一定服务费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。 盘活闲置资产,推动“无缝化”衔接。盘活办公用房、闲置校舍、村集体土地、河流坝塘等闲置资产及流动资产,找准市场需求点,采取租赁、入股等方式开展资产运作。对地处城中、城郊接合部、中心集镇及工业园区周边等区位优势明显的村,通过异地兴建、联村共建等多种形式,增加村集体资产和物业经营收入。 挖掘优势资源,实现“多元化”发展。鼓励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项目,扩大经营规模,增加经营品种;对生态资源丰富的村,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开发观光农业、农家乐等项目,增加村集体的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;对土地资源丰富的村,鼓励发展特色经济,引导农户规模经营,发展优质高效农业。探索村企联手共建、村村抱团发展等形式,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经营。 培育支柱产业,增强“产业化”驱动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、项目支持,发展光伏发电产业,统筹兼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,将产业布局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、总量小、收入不达标的村倾斜。 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