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5/19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双十一在即,为了在这一场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中分得一杯羹,商家们已经开始厉兵秣马,做足了准备,然而,拼多多最近却爆出入驻商家遭遇天猫“强制二选一”,要求商家在天猫与拼多多之间做出选择。

一、双十一在即,阿里、拼多多陷入发起“二选一”战役

来自拼多多方面称:这导致拼多多“3周年活动”中的大批商家被迫提出退出活动、下架商品,甚至要求关闭旗舰店。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则在朋友圈发布了商家的截图证据,痛斥天猫,但阿里方面回应称,二选一事件“纯属虚构”。

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朋友圈

阿里强制商家二选一恐怕不是空穴来风,天猫二选一事件由来已久,每逢大促时,天猫都会要求商家签独家。早在年6月,天猫平台就曾要求商家进行“二选一”抉择,这也标志着天猫二选一从“双11”延伸到“”。年京东向工商局实名举报阿里进行商家“二选一”行为,最终促使《网络促销暂行规定》的出台,明文规定禁止“二选一”行为。然而,相关法律的出台却依然未能阻止阿里继续推行“二选一”行为。年6月,淘宝商家爆料阿里继续要求商家进行“二选一”,并于同年7月被爆逼迫商家签订“独家合作”协议。

“二选一”本质是对借助自身优势打压竞争对手,不同的是,往年的二选一战场通常是在阿里与京东之间,而今年,阿里则将矛头对准了拼多多。

二、拼多多发展迅猛

拼多多于年9月上线,上线仅三年的拼多多究竟做了什么让阿里如此畏惧?

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,来自拼多多的数据显示:今年国庆期间,平台GMV(交易总额)同比增长%以上,平台在售的黑龙江五常大米上线不到24小时,销售逾万单、超过10万斤;参加促销活动的新款苹果手机,累计售出逾2万部;云南丘北县的雪莲果,上线两天即销售30多万斤……

拼多多宣传画

据拼多多官方透露,国庆期间,中国各地标志性农产品在拼多多产生超过万个订单。这些产品的主力购买群体来自一、二线城市的社区消费者以及非产地区域的四五六线城市消费群体。

拼多多素以“低价假货、山寨帝国”为人所不齿,今年7月上市以来更是骂名不断,而在遭遇一波又一波的口诛笔伐之后,拼多多果断启动“双打”行动,在短短的7天里,关闭家店铺。目前看来,拼多多的双打活动成果颇丰,国庆期间,拼多多平台的品牌产品的交易增势明显。

三、国美、网易严选、小米等入驻拼多多

而就在今年9月,拼多多已将“名品折扣”板块升级为“品牌馆”,共上线品牌个,网易严选赫然在列,并提供了89种商品。

10月11日,国美在拼多多的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,成为拼多多“品牌馆”的又一重量级品牌商。而在此之前,当当、小米等已先后入驻,目前在拼多多的“品牌馆”中,已经入驻超过加国内外知名品牌商。

品牌入驻拼多多

尽管有人嘲讽:“这些品牌商家入驻拼多多是自降身份。”,拼多多的决心与成功却毋庸置疑,阿里这只互联网巨兽在即将来临的双十一大战中,对三岁的拼多多表现出如此大的敌意,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拼多多的强大生命力。

四、以拼多多为首的社交电商特点

拼多多是社交电商的领头羊,拼多多的成功也证明了社交电商的巨大潜力。

1.发展迅猛

社交电商是共享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,是继淘宝、京东之后的第三种电商形态,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年中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为2.23亿人,预计年将增至3.10亿人。

艾媒咨询数据

2.以人为核心

同为社交电商的满金店认为,当前的互联网行业格局已定,流量渐成稀缺品,过去,无论是传统的BAT都是依靠自身的资本和力量推动行业的发展,而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,单纯依赖平台实力已经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,新的增长点将从平台转移到用户,未来以底层用户为主要力量的新增长势能将会开启,而社交电商便是很好的契机。

满金店是新型的社交化电商平台,人人均可在平台上开店获取收益。平台商品由品牌商统一供货、发货、处理售后,店主只需一键分享购买,无风险零压力便可轻松获利。

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,以人为核心,依赖人在社交关系链中的自带流量属性,使品牌在传播的过程中,不再单纯依赖平台给予的流量,这种依赖平台流量的盈利模式具有高成本、低成效、无法把控的缺点,典型代表为淘宝商家,相关数据便指出:淘宝目前在售商品总数超过10亿,其中只有3%—4%的商品有销售记录。而社交电商将每一用户都视为流量输出点,即便没有平台导流,优质的商品也有极大的机会通过个人卖家的社交分享、购买者的使用口碑传播出去。

社交电商以人为核心

3.裂变式营销

拼多多的裂变式营销就不必说了,朋友圈中有多少人被免于“砍价”的求助?虽然大家烦不胜烦,但而这恰恰是拼多多的制胜法宝,如今由拼多多发扬光大的裂变式营销已经成为社交电商的营销标配,满金店便将这裂变式营销作为常规营销手段之一,店主分享商品不仅可以赚钱,当他邀请他人开店成功后,还能获取平台额外奖励的好友店铺收益的10%。

裂变式营销

4.去中心化

据相关报告显示,年全球TOP20的互联网企业被11家美国企业和9家中国企业所占据。其中,中国9家互联网企业当中除了BAT三家之外,还有6家新生的独角兽企业。他们分别是蚂蚁金服、小米、滴滴、京东、美团点评、今日头条。从本质上看,这些都可视为流量贩卖企业,通过向商户贩卖平台流量获取收益,越来越多的商家难以承受流量成本之重。

搜狐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搜狗则在收入和利润均获得50%以上增长,但是流量获取成本过高,流量获取成本为1.12亿美元,同比增长94%,占总营收45.1%。

在传统互联网时代,讲究“流量为王”,为获取流量,淘宝商家不得不花钱购买淘宝推出的各种营销工具,卖家与卖家之间通过价格战意图绞杀对方,久而久之,大家便都沦为困境中的囚徒,自食日渐高涨的流量成本之恶果,而坐收渔翁之利的自然是平台。

社交电商的最本质特点便是“去中心化”,平台不再成为唯一的流量入口,满金店上的每一个个人卖家汇集成一个个的流量爆发点,通过个人社交影响力,赋能满金店平台,这是一个与传统电商相互逆行的过程,传统电商由平台赋能商家,而社交电商满金店则由个人卖家赋能平台,个人卖家变得极为重要,也因此,满金店为个人卖家开出了90%销售利润的激励条件,卖出商品之后,该商品90%的收益便归店主所有。

去中心化

阿里借双十一销售旺季,通过“二选一”政策逼迫商家做出选择,表面上看,是借助平台实力打压竞争对手,而这种打压势必是在判断自身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做出的霸市行为,短期内,商家会因为忌惮平台而不得不作出选择,胜负暂定。但从本质上看,这实际上是一场传统电商与社交电商的一场博弈,阿里率先发出号角,拼多多被动迎战,想来结果都是可预知的,即便各方巨头都对拼多多虎视眈眈,意图通过各种手段革了拼多多的命,但是拼多多却愈发强劲,从网易严选、国美、小米等品牌的相继入驻便可略见一斑。

社交电商作为新生事物,发展的起初阶段避免不了磕磕碰碰,对于依赖山寨物品成长壮大的拼多多,想要成功洗白,势必要展开打假长期攻坚战,而后来者的满金店们,也以将拼多多作为前车之鉴,在产品与售后方面狠下功夫,期望在拼多多之外,开辟出一条品质社交电商之路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jg/pgjg/4767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